原创科普 | 血液是营养品吗?发表时间:2024-05-06 10:39 血液曾经被视为上好的“营养品”,人们认为输血能够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术后来一点、肿瘤患者来一点、身体没劲儿来一点,这种“营养血”、“安慰血”的使用,其实就跟最早的“血液可以传递勇气和力量”的传说一样,盲目且不科学。 甚至有些临床医生也会认为新鲜的血液中内含丰富的血浆蛋白、抗体及各种营养成分,通过血液的输注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患者的恢复。其实,肝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可生产12克白蛋白,如果单纯靠输血来补充需300毫升血浆每天,换算成全血近600毫升,而且输入的大部分血浆蛋白并不能被机体直接利用,须分解成氨基酸,供机体合成新的蛋白至或参与其他代谢,因此,靠补充血浆或全血来补充营养还不如给患者高蛋白饮食补充来得快。有些人觉得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尤其一些术后或者肿瘤病人,老想着靠补充血浆或全血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但是通过输血获得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含量真是很少很少,根本发挥不了正常的生理作用。人体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浆细胞合成,200毫升血浆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极少,能起到的免疫作用非常有限。 输血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时刻能救命,输注不当也会要命。不是危言耸听,常规的异体输血对于受血者来说,就是一次小移植,输注不相容血液对患者而言就是“敌人入侵”,机体会发生排斥反应来清除“异己”,不能相容的成分会迅速被分解、破坏,输入的血液败北,“横尸遍野”,收拾战场的过程会增加患者的代谢负荷,严重的时候真的会要命。再者,虽然输注的血液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查,但对于大千世界的芸芸众毒和众菌来说,我们的检查项目非常有限,而且有些疾病有窗口期,所以即使是相容的合格的血液输注仍然有传播疾病的风险。 曾在一本书里看到一种贴切又形象的形容:机体功能正常的人想通过输血来补充营养和增强抵抗力,就如同自己有着强大的军工厂不用反而千里迢迢跑到国外进口自己军队不会使用或不愿意使用的武器一样。血液不是营养品,输血的第一原则就是:能不输就不输。 作者介绍 ![]() ![]() 张洪娟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输血科 技术助理/技术负责人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输血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输血相关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参与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交叉配血、利用血栓弹力图技术指导临床用血参与输血相关多学科(MDT) 诊疗以及临床试验 (GCP)等工作,参编著作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