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4年度科技创新智库项目的通知发表时间:2024-05-07 10:34 全体会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感恩奋进、奋发有为,锚定新时代 “六地”目标,助力“八大攻坚”任务,服务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成果,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现接受智库项目公开申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型 2024年度辽宁科技创新智库课题分为重点研究课题、科技人才调研课题、助力产业发展专项研究课题、学科(产业科技)发展报告和青年课题(只立项无经费)五大类,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为5~6个月。其中,重点研究课题、助力产业发展专项研究课题须按照选题指南中指定的题目方向进行申报,可参考题目进一步细化研究颗粒度、聚焦突破点、增加副标题;科技人才调研课题可自行添加调查范围和副标题;学科(产业科技)发展报告需按照选题指南选择相关学科和产业;青年课题参照选题指南,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不接受纯技术研发类课题申报。 二、申报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并具有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 2.课题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造诣,能够担负课题研究的实际指导、组织和撰写工作,能够组建胜任研究任务的团队,且团队成员应具有相关研究领域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 3.青年课题负责人应为45周岁以下(1979年3月31日以后出生)青年科技工作者。 4.申报项目负责人为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负责人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5.不接收申报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不一致的材料。 6.不接受个人直接申报。 三、 申报要求 1.申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13日,逾期不予受理。 2.认真填写《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申报书》(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在《申报书》中勾选对应的课题类型选项,未勾选不予参加后续评审。 3.本次申报工作前期只需报送电子版材料(Word文档和加盖公章后扫描的PDF文件各一份,待确定立项名单后再邮寄纸质版材料签订项目任务书。 4.本批次智库项目拟于2024年10月底前进行结题验收。 5.只接收我会会员申报材料。 四 、项目管理 省科协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立项项目,签订项目任务书并给予经费支持。经费按照《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智库项目管理办法》要求一次性拨付,经费的管理使用须严格按照国家和承担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规定执行。验收通过并提交全部结题材料后,由省科协出具结题证书。延期结题或不合格整改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逾期未完成结题验收工作的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5年内不可再立项。 重视调查研究过程。务必在课题研究全过程中增加调研工作占比,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以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为重点,使课题研究成果同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 项目研究成果归属省科协。建议成果被省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采纳刊发的,结题验收时免于答辩;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渠道被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的,另行发放3000元鼓励经费。各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也可自行向相关部门报送或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但需注明“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同时将 采用情况报省科协。 联系人:朱丹,13804998305,lscb2009@126.com
附件:1.2024年度科技创新智库项目选题指南 一、重点研究课题 (ZD) 研究方向:锚定辽宁新时代“六地”(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目标,找准定位点,寻求突破口,研究实现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拟立项数量及支持经费:4个课题,经费各5万元。 成果要求:总报告一份(项目成果总体性概括),字数不少于3万字;决策咨询建议一份(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辽宁科技战略、规划、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2000字~3000字。 上述两项为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二、科技人才调研课题 (DY) 研究方向:调查范围聚焦到某一产业链、产业集群,或更加深入细化精准调查某一有代表性科技工作者群体情况。以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省科协管理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合作调研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调查覆盖面,进行目标精准、过程真实、结论有效的调查 研究。 选题指南: 1.辽宁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相关激励政策调查 2.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科研环境和研发现状调查 拟立项数量及支持经费:2~3个课题,经费约3~5万元。 成果要求:调查研究总报告一份(调查研究内容、过程记录、现存问题难点及横向对比、未来发展趋势等),字数不少于2.5万字;决策咨询建议一份(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辽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2000字以内。 上述两项为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三、助力产业发展专项研究课题 (A) 研究方向: 聚焦辽宁22个重点产业链中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实现优势产业产品迭代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出对策建议。 选题指南: 1.我省“工业互联网+XX产业”对策研究 2.推动XX产业协同创新对策研究 3.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赋能消费品产业对策研究 4.推动新型智能软硬件产品研发及规模化本地应用对策 5.医药企业研制和注册过程中技术及政策法规堵点研究 6.我省打造生物医药专业特色园区对策研究 7.推进辽宁高品质钢铁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提高本地协作配套水平研究 8.辽宁省(鞍山)菱镁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9.辽宁省(辽阳)芳烃产业链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10.绿色发展背景下推动XX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11.XX产业中试基地在辽宁建设及产业化对策建议 12.中试基地在辽宁培育原创科技成果提高本地转化率的路径研究 13.推动XX产业重大成果本地化产业化应用的路径对策 14.提升辽宁XX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对策研究 15.未来产业驱动的辽宁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研究 16.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辽宁核能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 拟立项数量及支持经费:10个课题,经费各3万元。 成果要求:总报告一份(项目成果总体性概括),字数不少于2万字;调查报告一份(记录调查研究内容和过程),字数不少于5000字;决策咨询建议一份(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辽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2000字以内。 上述三项为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四、 学科(产业科技)发展报告 (BG) 1.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先进医疗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科技发展报告专项研究。 研究方向: 针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科技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研究一个面、突破一个点,找到影响产业壮大关键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选题指南:XX产业科技发展报告(除产业名称外不得修改题目) 拟立项数量及支持经费:5个课题,经费各3万元。 成果要求:产业科技发展报告一份(可将课题聚焦到产业链分支或产业集群中的一类企业,调研发展现状、科技需求并分析关键难点提出对策建议),字数不少于2万字;关键技术难题清单一份(结合该领域核心专家意见提供5个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难题,简要介绍该问题在现阶段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突破后可能产生的重大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会议记录形式提供问题难题清单及讨论过程、结果建议,5000字左右。 上述两项为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2.我省优势产业(精细化工、船舶与海工装备、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有色金属、钢铁材料等)相关学科发展报告专项研究。 研究方向:针对我省优势产业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现状,结合国际国内科技前沿趋势,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的对学科布局、课程设置提出对策建议。 选题指南:XX学科发展报告(除学科名称外不得修改题目) 拟立项数量及支持经费:5个课题,经费各3万元。 成果要求:学科发展报告一份(我省优势产业相关学科可细化到某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就该学科发展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字数不少于2万字;学科前沿科学问题清单一份(结合该学科核心专家意见提供3~5个对我省该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的前沿科学问题,简要介绍前沿科学问题的基本核心内容和观点、在现阶段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前沿趋势以及对本领域或相关其他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的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以会议记录形式提供科学问题清单及讨论过程、结果建议,5000字左右。 上述两项为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五、青年课题 (QN) 青年课题为只立项无经费课题。研究内容符合A类课题(助力产业发展)研究方向,申报项目负责人和申报单位认可接受“只立项无经费资助”条件的,在《项目申报书》相应位置勾选同意,省科协根据评审结果和计划立项数量等实际情况进行调剂立项。也可聚焦省科协工作发展,如:辽宁省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现状及发展策略、辽宁省科技社团科技奖励现状及发展策略、辽宁省工程师队伍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新时代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作用的措施和路径、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产业科普研究申报立项。或者围绕辽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辽宁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方面;辽宁科技型企业发展路径、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乡村振兴工作中关于土地利用与保护、林下经济推广、畜牧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智慧农业相关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由申报人自拟题目。 成果要求:总报告一份(或调查研究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1万字;决策咨询建议一份(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辽宁科技战略、规划、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1500字以内。 上述两项为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