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19辽宁省肺癌精准医疗高峰论坛胜利召开发表时间:2019-10-17 10:52 10月12-13日,正值沈城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由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科一病区承办的“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19辽宁省肺癌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在沈阳北约克维景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朴浩哲教授与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罗娅红教授担任名誉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科一病区主任李晓玲教授担任执行主席;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罗娅红教授、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孙步新、辽宁省肿瘤医院李晓玲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廖仲星教授、MD安德森癌症中心唐西明教授、(中国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夏德椿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公琰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教授,杭州树兰医院赵琼教授、天津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任秀宝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对今年肺癌领域最新进展做了专题报告。 大会主席李晓玲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提到,“辽宁省肺癌精准医疗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是省内肺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会议之一。论坛旨在推动辽宁省内、外肺癌学者相互交流,以及推动肺癌临床实践的规范和个体化诊疗。此次大会时值今年全球肺癌领域重磅会议之后,最新的研究进展发布之时,特邀专家们精心准备了领域内最新的成果,为参会同道提供了交流学习机会。 她表示,此次论坛目光聚焦肺癌精准诊疗一年来的成果,主要侧重免疫治疗及液体活检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享最新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与会专家学者做了一系列精彩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肺癌精准免疫治疗的新进展和耐药机制,液态活检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EGFR-TKI、ALK-TKI的排兵布阵,EGFR突变患者全程管理的挑战及对策,肿瘤内科临床治疗的现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政策解读,以及放疗、影像学在肺癌诊疗中的最新科研结果和临床应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发表了题为《肺癌免疫治疗的共识与争议》的报告,对免疫治疗基础理论及基本认识上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展示。首先吴一龙授介绍了免疫正常化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著改善NSCLC治疗预后,意味着免疫在疾病进展时用药仍然可能是有效的。并对比CheckMate078 和CheckMate017&057,提出人种之间没有差异,同时显示免疫治疗中位起效时间与化疗是一致的。接下来教授对非鳞癌、鳞癌NSCLC研究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详细讲解,提出免疫治疗在野生型晚期NSCLC的一线应用策略。免疫治疗已在中国批准成为NSCLC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NSCLC 5年生存率提高了3倍。但IO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免疫治疗模式、分子标记物、联合治疗、全程量化管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做更多的转化的研究。另外对免疫基于疗效的分型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才能最大程度的让NSCLC患者获益。 刘婷教授发表了题为《多维检测助力肺癌精准免疫治疗》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的最新研究进展,她提出免疫治疗长期的生存还是很可观的,挑战在于怎样找到获益人群。因此Biomarker是免疫治疗研究的重要部分。而目前研究证实,没有“完美”的生物标记物,虽然指南唯一推荐的标志物为PDL1,但单一的Biomaker不足以有效地筛选获益人群。王教授分享了基于液体活检的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现状与最新进展,同时介绍了液体活检的免疫治疗超进展、假性进展的预测标志。最后,王教授提出未来肺癌诊疗的研究方向,是多基因的组合,建立多因素预测模型,并需针对肿瘤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组合。同时,通过动态血液进行耐药监测也有很大研究空间,是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 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分享了题为《梦想照进现实:EGFRm TKI 的OS之路》的报告,主要分享了WCLC上的最新进展及成果,着重介绍了中国晚期NSCLC T790M突变与奥西替尼耐药的相关性,并提出中国患者的耐药基因谱与高加索裔基本相似。她肯定了液态活检在耐药机制检测及检测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EGFR突变患者的原发耐药机制研究进行讲解,并提出EGFR突变患者全程管理的思路和思考。 10月13日下午13:00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成功召开了第二届理事换届会,来自省内外的专家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孙步新教授主持。通过全体候选委员的民主选举,辽宁省肿瘤医院李晓玲教授荣幸连任本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内其他12名肺癌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另选举产生了常委27人,委员85人。随后李晓玲主任委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做了未来4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划。第二届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必将继续以形式各异的学术交流活动和优异的科研学术成果提高本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努力为委员服务,增强本专业委员会的凝聚力,开拓崭新的学术思路,努力为辽宁省肺癌诊疗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对肺癌诊治一年来的新技术、新发展、新机遇进行了一次梳理、回顾和凝练,同时是对今后工作的一次方向性的指导。“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如何让这些新进展应用于临床,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广大从事肺癌诊疗的医者们怀揣理想,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肺癌患者获益,为了这一目标而积极进取,不断努力,催生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肺癌精准诊疗作出更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