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主办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在2019年7月至10月连续出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组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国杰出科技成果及中国两院院士杰出科技成果展示”的系列主题文章。
2.2、2019年学会承接的政府转移职能和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
(1)受辽宁省科协委托,2019年9月2日为201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组组织专家开展成果评审工作。
按照评审原则,学科组由7位专家组成,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成了201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专家评审组,对82项成果进行了严格认真的学术评审。
(2)为会员提供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更具有国际化的创新特色。
学会开展科研立项;免费为会员申请专利做可行性评估;指导会员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注册,优秀方案文章投稿;为会员咨询指导服务向国际杂志投稿的查重、选刊、翻译、润色、修回解决等问题;为会员咨询指导提供中国医学专家提高国际影响力应用第三者客观评价方法(技术的相关)服务。
2.3、着力做好省级学会学术交流平台项目:2019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2019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系统疾病与干细胞应用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2.4、以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专家工作站为把手,办好4个特色学术交流活动。
2.5、成立新的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专家工作站科研合作单位24家,进一步扩大了学会正能量的影响力。
为发挥学会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国内优秀专家和团队,与海外和海归人才、团队、科技团体科技项目的深入联系和合作,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以开展战略咨询、项目合作、前沿攻关、人才培养等项目为创新助力的工作着力点,充分利用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的作用,3站联动,积极引进项目和服务学会服务站机构,进行学术引导,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科研合作。
2.6、抓好创新助力工程项目,在2019年召开学会服务站进站专家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专家咨询及各专业委员会和学组丰富多彩的精品学术活动80余场
2.7、学会服务站、各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19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75次
2.8、本年度学会党支部的工作。
(1)加强学会党建工作,起到了保障学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作用。2019年年初,学会党支部召开了2019年工作部署研究会议。制定了坚持党支部的领导,紧紧围绕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开展学会工作,通过了学会制定的2019年基本工作方向:
◎搭建优秀学术会议交流平台;
◎为会员人才成长铺路搭桥;
◎助推学会会员的科研创新;
◎建设高品质的服务型学会;
◎支持专委会成立多中心临床科研联盟;
◎青年理事可在专委会成立专科专业研究学组;
◎学会要求换届改选的专业委员会要有突出各自特点的活动。
(2)把党的工作融入学会各项工作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党支部组织、引导、团结学会及学会从业人员,不断扩大学会党支部在学会内部的影响力。2019年7月,学会组织专委会负责同志开展了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会工作紧密结合”的主题报告研讨会。
(3)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使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19年9月,党支部组织党员及学会工作人员学习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党章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文件,加强党员及员工对形势、党纪国法、理想信念、廉政法规和道德教育的正确认识,从正面引导提高党员及员工的其大局、责任、纪律和为民意识。
(4)积极发挥学会党组织核心作用,做好学会积极要求入党同志的培训工作。把优秀员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通过组织他们学习,参加必要的组织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为党组织发展壮大储备新鲜的血液。2019年,学会党支部多次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如为《中国神经再生研究》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及学会秘书处党外积极分子共同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培训。
(5)学会及学会党支部组织会议,庆祝建国70周年,进行主题为“我家中国”的活动,以多媒体的形式有效传播。
3、2020年学会的8项重点工作计划
3.1.原则
(1)突出政治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服务会员搭建平台助力科研,做好体现学会职能的创新助力工程和学会服务站的各项工作;
(2)紧扣国家提出的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和重要节点,开展适合学会创新助力工作特点的项目;
(3)加强学会党支部建设,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保障学会各项创新助力工作的健康实施出色完成。
3.2.任务
各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20年要根据各自工作特点 策划创新助力工作方案,出色完成“3个1”项目:
(1)第1个1:各学会服务站、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20年要完成进站专家及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省进行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会议1次,定专家定地点定时间。
- 组织高端(国际专家会议),创新(新技术、新方法讲座合作表演),特色(形式新颖),实用(基层巡讲)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
- 与国内学会或专委会合作引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来辽,共同召开学术会议、技术培训、视频培训、实战竞赛等活动。
(2)第2个1:各学会服务站、专业委员会、学组在2020年要组织专家进行集体科普宣教1次,进社区或学校或养老院所或乡镇等机构,定专家定地点定时间。
(3)第3个1:各学会服务站、专业委员会、学组要组织专家进行基层技术帮扶指导,扶贫义诊,定点1个县区医院或乡镇卫生所或社区医院等基层机构,定专家定地点定时间。
(4)39家学会服务站机构,2020年要继续增加提高进站专家数量和质量,年初定计划,按月落实专家项目指导—临床科研—医疗实践的各项计划内容,年底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双增长的优秀成绩。
(5)充分发挥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3站联动功能,提高学会各学会服务站、专委会、学组科研助力学术技术交流水平及成果转化落地的能力。
学会3站联动的目,2020年要成立2个以上有国际前瞻性科研意义项目的联盟,开展2个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课题:
- 在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指导下,成立辽宁脊髓损伤多中心临床科研与治疗联盟,开展国际化的慢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及研究;
- 在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下,成立辽宁细胞治疗产学研多中心联盟,开展国际化的细胞治疗机制和转化医学及临床研究。
开好具有学会特色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的3大重要会议:
- 2020年8月,召开“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第2届高峰论坛”,落地项目为指导辽宁脊髓损伤多中心临床科研和治疗联盟的规范化建设,提升辽宁开展慢性脊髓损伤临床试验和治疗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 2020年8月,学会召开“2020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神经再生前沿话题的高峰论坛”,同时邀请国内“青千、优青”做神经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题报告和技术培训;
- 2020年,学会要组织各学会服务站相关人员参加的4—6场“我的科研设计距离申请国自然有多远?”的前瞻性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招收1000名会员免费参加,邀请相关领域优秀专家、高科技专业技术公司专家,解决经学会调研整理的会员需要解决的科研问题,进行科研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培训,有的放矢的去提高会员基础实验与临床试验及临床治疗研究的技术水平和与国内外高水平团队的合作能力,解决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科研设计中材料、方法、技术、评价不先进的症结问题。
(6)进一步提高助力会员科研创新及成长的5大服务水平。
- 学会开展科研立项;
- 免费为会员申请专利做可行性评估;
- 指导会员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的方案设计、注册,指导优秀方案文章向SCI收录杂志投稿;
- 为会员提供向国际杂志投稿的查重、选刊、翻译、润色、修回解决等问题的咨询指导服务;
- 为会员提供提高中国医学专家国际影响力第三方客观评价的服务。
(7)抓好建设高品质的服务型、科研型、创新型学会工作中的97个关键环节。
- 鼓励会员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及省科协设立的多个项目,为学会人才成长搭好平台;
- 落实好科学规范管理学会、专委会、学组会员的计分制考核制度;
- 落实好科学规范管理学会、专委会、学组机构的计分(200分)制考核制度;
- 不断发展有特色临床项目、有基础科研能力的机构成立学会服务站机构,提高和完善现有机构的项目落实能力;
- 吸纳更多符合条件的海外学者、华裔专家、优秀海归专家成为学会海智专家工作站专家;
- 考核有特色项目、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国内外科研机构与学会各专委会、学组所在单位进行深度科研合作;
- 继续完成每年在学会层面为会员进行50场“科研诚信及科研助力”公益讲座项目。